當前位置:首頁 >  科技 >  互聯網 >  正文

2倍研發(fā)費用=營銷費用,小牛電動“智”在何方?

 2021-08-18 11:17  來源: A5專欄   我來投稿 撤稿糾錯

  域名預訂/競價,好“米”不錯過

因全球氣候變化形勢嚴峻,能源及空氣質量每況愈下,交通電氣化逐漸成為大勢所趨。

新能源的迅猛發(fā)展顛覆了傳統車企行業(yè),除了四輪汽車外,對兩輪電動車領域也帶來了較大影響。

2014年,小牛電動憑借“智能化+鋰電化”打入電動車市場。其踏板車配置特斯拉同級的松下18650鋰電池,為小牛電動踏板車帶來了革命性變化,業(yè)內也有人稱小牛電動是兩輪電車里的“特斯拉”。

北京時間8月16日,小牛電動發(fā)布2021年第二季度財報。財報發(fā)布后,截至8月17日美股收盤,小牛電動股價漲9.35%,報24.33美元。

可以看出資本市場對小牛電動提交的財報較為滿意,但從財報數據來看,小牛電動在財務方面還是存在一些問題。

“下沉市場”打法不易

財報顯示,小牛電動2021年第二季度實現營收9.45億元,較上年同期的6.45億元增長46.5%;凈利潤9183.5萬元,同比增長53.4%,業(yè)績表現超出市場預期,這可以說是一份不錯的財報。

首先基于行業(yè)層面來看,小牛電動營收和凈利潤的雙增長與政策不無關系。新國標電動車政策對整車限重、電池標配、車速限定等核心技術指標做了強制性規(guī)定,整車重量含電池不能超過55公斤。在電動車領域的未來,鋰電池占據著核心地位。

據國盛證券消息,電動車行業(yè)受益于新國標、“一車一票”等政策紅利,預計 2023 年銷量高峰達 5900萬輛,后續(xù)穩(wěn)態(tài)有望維持 5000 萬輛。疊加鋰電和智能化帶來的價格提升,龍頭公司有望迎來從銷量到業(yè)績的全面增長。

以“鋰電化”為特點的小牛電動在這方面占據獨特優(yōu)勢,不用經歷從鉛酸電池到鋰電池的轉型期,其“汽車級動力電芯”是重要賣點之一,營收能夠實現增長也屬意料之中。

其次,小牛電動新品的推出助力了銷量的增長。今年4月份,小牛電動在全球新品戰(zhàn)略發(fā)布會上,推出了包括GOVA F0、GOVA C0及小牛電動滑板車在內的十款產品,其中已有兩款車型在二季度實現量產交付。

對于兩輪電動車來說,下沉市場或許是更好選擇,而小牛電動在二季度也逐漸向著下沉市場發(fā)力。二季度,小牛電動新增450家門店,平均每月新增150家門店。截止到6月底,小牛電動在中國市場擁有2366家門店。

拓展門店是小牛電動的打法之一,為了進一步打開市場,小牛電動的售車價格也越來越“親民化”。

官網顯示,小牛電動共有四款車型,其中G系列是今年新推出的性價較高的車型。小牛電動GOVA G0、G2全系車型直降500,GOVA G3全系車型直降300。價格的下降也為小牛電動帶來了不錯的銷量。

但是,下沉市場的路線并不好走。行業(yè)垂直領域內,雅迪和愛瑪也在進攻下沉市場,據砍柴網報道,2020年,雅迪線下門店增長至1.7萬個,另外愛瑪電動車資訊報道:愛瑪擁有3萬多家線下門店。在銷量數據方面,據新潮商評論消息,小牛電動二季度總銷量達25萬輛,而雅迪在2020年售出電動車數量為1000萬輛,愛瑪也有800萬輛的銷量。

門店數量與電動車銷售數量差距顯而易見,小牛電動與頭部玩家競爭還是不容忽視。

除了下沉市場之外,在一二線城市的共享電單車也影響到小牛電動后續(xù)銷量增長的因素。

從共性來講,電動車和共享電車具有同一用戶屬性:短途出行,追求便利好騎。相較于電動車而言,共享電車具有較低成本、方便快捷等特點。

市面上符合新國標的電動車千元起步,而共享電車通常按時間來收費,由于品牌之間的市場爭奪,會推出各類優(yōu)惠活動,如美團新手禮包免費卡,青桔電單車贈送10元體驗券等。除了價格外,電動車停放不便的問題也是用戶考慮使用共享電車的因素之一。

巨頭的角逐,無疑給下沉市場中的小牛電動帶來一定競爭壓力。

營銷費用搶奪研發(fā)費用“風頭”

財報顯示,小牛電動二季度毛利達3.33億元,同比大增125%;毛利率為22.7%,上年同期毛利率為23%。

小牛電動毛利率同比大增的情況下,其毛利率同比卻相差不大,甚至還有所下降,這其實歸因于其營業(yè)費用的增長。

小牛電動二季度營業(yè)成本為7.3億元,同比增長46.9%。其中,研發(fā)費用為3080萬元,同比增長28.7%;銷售和營銷費用為6890萬元,同比增長約51.1%,為研發(fā)費用兩倍之高。

早在成立之初,小牛電動便以“智能化”作為切入點打入市場。智能化無論是在軟件上還是硬件上,都需要一筆不小費用,后續(xù)維護更新也需要一定支出,因此研發(fā)費用的高投入必不可少。

在眾多電動車品牌中,雅迪的研發(fā)費用處于領先水平。2020年上半年,雅迪研發(fā)投入2.15億元;2020年,愛瑪研發(fā)支出費用為2.39億元。

在智能這個賣點上,研發(fā)的投入無疑是最大的壓艙石。但從小牛電動營業(yè)成本來看,研發(fā)費用卻不及營銷費用。

營銷費用支出雖然能夠讓企業(yè)打出一定知名度,但費用過高會使利潤率短期承壓。雖然小牛電動二季度凈利潤取得不錯成績,但若在營銷費用方面控制成本支出,或許會有一份更好的凈利潤“成績單”。

反觀行業(yè),小牛電動引以為傲的“智能化”已不再是獨特優(yōu)勢,受互聯網發(fā)展趨勢,業(yè)內各類品牌相應推出了多樣智能產品。

· 2021年3月,雅迪發(fā)布首款 AI 智能電動車冠智 2.0 系列,搭載全場景智能音控系統,支持 APP 遠程控車、AI 語音操控;

· 2021年3月,愛瑪推出的MIXD350車型電動車配備SDS專利智慧動力系統,能夠智能識別坡度路況,實現輕松爬坡,平路節(jié)能;

· 2021年4月,哈啰電動車發(fā)布智能兩輪電動車操作系統 VVSMART,該系統實現了手機和電動車的連接,做到“把車子裝進手機里”。

小牛電動過高的銷售成本占用了為推進產品性能的研發(fā)成本,智能化不能只體現在宣傳上,應該體現在產品性能方面。實打實地做出更好的產品,提升自身競爭力才能擴大市場份額。

結語

此前,麥肯錫預測,到2030年全球短途出行(騎自行車或踏板車行駛5英里的路程)的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5000億美元,賽道前景廣闊,加之政策利好等因素也將推動兩輪電動車行業(yè)發(fā)展。

伴隨新能源市場發(fā)展,小牛電動更頻繁地出現在大眾視野。從今年門店擴張數量及產品價格下調情況來看,小牛電動似乎希望通過下沉市場獲取第二增長曲線,但目前來看,小牛電動下沉市場阻力重重,除了垂直領域玩家?guī)淼膲毫ν?,共享電車也擠壓著一定市場空間。

二季度營銷費用為研發(fā)費用的兩倍之高,過度在廣告上投入對企業(yè)帶來的利潤是短暫的,如何借產品性能特點打開市場真正打進消費者心里,電動車企業(yè)才能筑起自身競爭壁壘。

文|美股研究社(ID:meigushe)

申請創(chuàng)業(yè)報道,分享創(chuàng)業(yè)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chuàng)業(yè)新機遇!

相關標簽
小牛電動車

相關文章

熱門排行

信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