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科技 >  IT業(yè)界 >  正文

易信來往雙雙折戟體現出怎樣的互聯產品定律

 2015-01-16 21:04  來源: 用戶投稿   我來投稿 撤稿糾錯

  域名預訂/競價,好“米”不錯過

不悶不火間阿里改變了自己的投資方向,轉而投向企業(yè)社交軟件“釘釘”,與此同時,易信也與自己起初“叫板微信”的驕傲漸行漸遠,當時兩個雄糾糾氣昂昂的產品現今被打得面目全非,微信的存在對于前兩者來說真的是一個無法逾越的鴻溝。

但是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易信、來往的失敗并不完全是自身原因,這其中,折射出的互聯網產品運營道理也是值得我們深深地玩味一下。

一、互聯網時代把握好時機才能贏得市場

無論是易信還是來往,兩者對于微信不服輸的態(tài)度很大程度上來自于對于自身資源的自信,易信借助運營商的幫助可以實現資費上的優(yōu)惠,而來往更是擁有同樣龐大的用戶基數,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優(yōu)勢,易信和來往才會直面微信的競爭。但是互聯網時代并不是完全的資源勝負輪,如果這樣百度和騰訊也不會在電商上無法施展抱負,從2011年微信就已經上線,借助于QQ端口的優(yōu)勢,微信在上線之初就獲得了迅速的發(fā)展,而易信與來往遲到的兩年間,微信功能不斷完善,并且沉淀下屬于自己的第一批死忠,因此當易信與來往來臨之際,不僅要面對微信的護盤,還失去了很多發(fā)展的機遇,生存與發(fā)展可以說是舉步維艱。

二、三者同為移動社交產品,競爭趨于同質化

使用過易信、來往和微信的朋友們都知道,其實這三款軟件并沒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主要的功能都很類似,除了易信擁有運營商的支持,在資費上有一定的補貼外,其他功能和微信都是相同的,而這份相同在用戶眼中就是沒有亮點的代名詞??梢哉f即便易信與來往誕生自不一樣的公司,但是后兩者顯然陷入了與微信產品競爭同質化的困局,即便自身資源再豐富,但是面對實力同樣不能小覷的微信,易信和來往顯然無法形成更有壓倒性的優(yōu)勢,在這種情況下,前兩者想去搶占微信的市場份額顯然要比登天還難。

三、面對成熟的社交用戶關系,后來者挖掘的成本過高

前面提到,微信是在2011年上線,而易信和來往遲到了足足兩年,兩年的時間里,微信很好的完成了自己的既定目標,與用戶之間建立了良好的社交關系,而微信自身對于產品也是不斷完善,逐步挖掘更多有意義的功能、微信紅包、微店以及公眾訂閱號分享環(huán)境的開發(fā)與整改,在某種程度上提升了微信的產品競爭力,也讓用戶對其產生了強烈的依賴。在這種基礎上,你讓易信和來往去挖掘微信的用戶群體顯然難度太大,這等同于去改變一個人日常的行為習慣,短時間內很難完成。況且易信與來往相對于微信來說來亮點太少,這讓用戶很難在一個習慣的環(huán)境中跳出來。

四、創(chuàng)意匱乏,用戶粘度始終不理想

雖說現在易信和來往現在表現不佳,但是在剛剛上線之際也是贏得了諸多人的關注,畢竟大家也希望易信、來往的加入可以豐富下如今的社交產品體系。但是好景不長,面對先入為主的微信,易信和來往的創(chuàng)新點太少,無法引起用戶足夠的使用共鳴,流量贈送和免費短信對于用戶的吸引力較低難以產生強大的殺傷力,現如今國內城市WIFI接入非常便利,易信免費和贈送的殺傷力受到極大影響,雖說有部分用戶對于價格資費比較敏感,免費短信可能會吸引到他們,但是這部分人群跟周邊人互動時都希望能夠擴大空間人群建立聯系,而易信沒有提供多元化的關系導入入口,而微信正是利用了QQ來沉淀用戶關系鏈,深化了用戶粘度。

五、大數據時代,產品的口碑營銷能力至關重要

可以說在易信和來往上線之前,微信的熱度一直有增無減,并沒有出現下滑的態(tài)勢。而這一切完全歸功于微信在口碑營銷上的努力,名人效應、媒體廣告、建立微信營銷圈等各種渠道營銷滋生泛濫,這一切都極大的提升了微信的用戶使用數量,加固了微信在移動互聯網社交的主導地位,而易信和來往上線之初并沒有形成有效的口碑護岸,靠的只是紙面上的優(yōu)惠政策,這對于新用戶的吸引很有限,如果后期易信和來往研發(fā)新產品應用時能夠走差異多元化之路,那么目前所遭遇的困局可能會逆轉,但是這也只是其他領域的微信而已,就目前的狀態(tài)來講,易信和來往無法形成更為強大的競爭力。

易信與來往并不能說是失敗的產品,只能說是在微信各方面都很強大的情況下無法快速生長起來罷了,而它們的折戟之路也明確的凸顯出互聯網產品發(fā)展定律:先入為主、口碑與用戶體驗。文章來自于經典語錄www.weimeitai.com,轉載請注明來源,謝謝。

申請創(chuàng)業(yè)報道,分享創(chuàng)業(yè)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chuàng)業(yè)新機遇!

相關文章

熱門排行

信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