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科技 >  IT業(yè)界 >  正文

“樹洞式社交”屢敗屢戰(zhàn),需求強烈卻為何難以立足?

 2021-06-21 18:14  來源: A5專欄   我來投稿 撤稿糾錯

  域名預訂/競價,好“米”不錯過

匿名社交想要長久為何如此艱難?去年4月,一個名為“The Website Will Self-Destruct(本網站將自動銷毀)”的網站在疫情嚴峻之時出現在互聯網中。在該網站里,任何人都可以留言,其他人點擊“閱讀”按鈕就有可能看到。其獨特之處在于,如果24小時沒有收到新的留言,則網站自動銷毀。

不過迄今為止,這個網站仍然存在。在疫情最嚴重的那段時間,全球多地經歷全面封鎖,公眾承受恐慌、孤獨與抑郁,而The Website Will Self-Destruct成了一個很好的“樹洞”,幫助用戶緩解各種負面情緒。即使如今疫情已經得到了明顯的控制,但用戶對該網站的熱情依然未減,否則這個頗有個性的“自毀網站”也無法存留至今。

實際上這種互聯網中的匿名社交模式一直以來都頗受歡迎,在全球各地,諸多匿名社交應用紛紛涌現,有些甚至成為“現象級”產品。然而無論開頭有多么美好,它們幾乎都走向潦倒的結局,黯然退場。明明用戶對匿名社交的需求如此強烈,可這些產品卻總如朝露般難以長久。那么到底是什么樣的問題,導致了本該火熱的匿名社交處于如此“尷尬”的狀態(tài)呢?

一、在全球范圍內廣受歡迎,互聯網匿名社交滿足人性需求

實際上,匿名社交軟件早在數年前就已出現。

由來自俄羅斯的尼古拉·杜羅夫和帕維爾·杜羅夫兄弟在2013年創(chuàng)辦的即時通信軟件Telegram,主打的就是“匿名社交”模式(帕維爾·杜羅夫還是俄羅斯知名社交網站vkontakte的創(chuàng)始人)。

用戶可以在Telegram中相互交換加密與自毀消息,發(fā)送照片、影片等類型的文件,其客戶端有PC版、手機版等多種類型可供選擇。2018年3月,Telegram官方稱其月活用戶已達2億,而澎湃新聞消息稱Telegram今年新增了數千萬用戶,預計到2022年底,Telegram的月活躍用戶將從目前的約5.5億人增至10億人。

而另一款匿名社交應用Secret在2014年一度爆紅。該應用可以讓用戶傳播小道消息、寫出自己的抱怨、匿名發(fā)布消息。Secret在3輪融資之后籌集到了約3500萬美元,投資方包括Index Ventures、紅點風投等知名投資機構,Secret當時的估值達到1億美元左右。

以上這些匿名社交應用都是在國外比較知名的,從其融資狀況和用戶體量來看,人們對匿名社交的確有著強烈的需求。

而在中國的互聯網市場中,最出名的國民級匿名社交應用當屬“漂流瓶”。

漂流瓶最早出現于QQ郵箱中。那時漂流瓶的功能很簡單,寫一段話匿名發(fā)送給陌生人,撿到的人進行回應。就和我們在海邊玩的漂流瓶一樣,而且扔到大海里的漂流瓶不一定有回音,但QQ漂流瓶是一定會得到回復的。

一開始漂流瓶看上去只是QQ的附加功能,但正是這個功能讓當時的QQ郵箱沖上了市場第一的榜單:2010年漂流瓶上線僅3天用戶量就突破了100萬,半年之后達到1000萬,漂流瓶使得QQ郵箱的活躍用戶突破了1億,超越網易郵箱一舉登頂。

這樣的成功是漂流瓶的創(chuàng)始人張小龍也未曾預料到的,他表示“漂流瓶讓我體會到群體的偉大,它的行為模式在我們的預想之外,我們自己也無法完全理解。如果非要分析,傾訴和期待回應(交友)還是第一位的”。

個體靈魂的孤獨和對未知世界的好奇永遠是人性中最深刻的存在。 而漂流瓶是帶著樹洞性質的匿名社交模式,恰好能夠滿足用戶人性深處的需求。而后漂流瓶進入微信,繼續(xù)發(fā)揮其作用。為了讓社交更加有趣,張小龍還在微信中添加了搖一搖、附近的人等陌生人社交方式,這些功能都無一例外地讓微信用戶量劇增。

微信能夠成為今日國民級社交應用的模樣,自然是多種功能合力、技術和運營團隊不斷探索的結果。但是讓用戶體量激增的還是“匿名社交”元素。雖然自漂流瓶之后,中國的互聯網市場中再沒出現這種現象級的匿名社交產品,但另一些小眾的匿名社交產品卻在悄然崛起,如Soul、一罐、Tape小紙條等。盡管名氣沒那么響,但也都靠匿名社交以及一些極具個性化的特點收獲了一批用戶。

然而這其中的矛盾之處在于,人們對匿名社交有著強烈的需求,但是匿名社交應用想在市場上長久生存卻一直都非常艱難。那么匿名社交應用到底有什么問題,導致其卡在了這種尷尬的位置上?

二、有需求卻沒市場,匿名社交到底遇上了啥問題?

在中外互聯網市場中,匿名社交應用似乎從來都沒辦法生存太久,即使依然存在,也免不了比其他類型的社交應用多些坎坷。

2015年,推出一年就擁有了1500萬用戶、曾估值1億美元的Secret關閉,Secret創(chuàng)始人大衛(wèi)·比托在自己的博客中坦言:這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后做出的決定,因為Secret“背離了我創(chuàng)業(yè)時的初心”。

大衛(wèi)之所以這樣說,主要是因為在Secret的實際應用過程中,由于匿名機制,致使這款應用中出現了許多網絡暴力行為。有觀點認為,Secret是激發(fā)了人性中的丑惡一面獲取了商業(yè)模式上的成功,因而Secret的落敗是遲早的事。

無獨有偶,另一款知名匿名社交軟件Telegram也面臨如何探索自給自足模式的危機。為了增加收入,目前暫時采取投放廣告的方式。Telegram創(chuàng)始人帕維爾·杜羅夫表示,這個項目每年至少需要數億美元才能維持下去,同時也需要保持獨立,忠于自己的價值觀。

而在中國的互聯網市場中,漂流瓶早已下線。因為這種匿名社交的玩法極容易被利用,變成色情信息與垃圾廣告的聚集地。在這種趨勢下,漂流瓶最終初心不在,被用戶與市場丟棄到了互聯網的舞臺之外。

和這些“前輩”們的命運相似,在此之后的匿名社交應用壽命也都無法長久。

例如2018年推出的匿名社交產品“一罐”在2019年宣布團隊解散。該平臺旨在“緩解人類的孤獨感”,其產品經理表示自己就是資深的社恐癥患者,同樣也是有強烈孤獨感和表達欲的人,所以他希望設計出能幫人們說出“無處傾訴,又不愿藏匿的心事”的產品。

其實一罐做得相當不錯,在打算散伙之前月活躍用戶數還在38萬左右。從評價來看,用戶體驗也很好,該平臺分情緒、互動、愛好和生活幾個板塊,每個版塊下面還有若干個小的細分類別,一罐非常重視用戶體驗,一直在根據用戶反饋進行優(yōu)化。

然而這樣一個有行業(yè)理想、運行狀況也不錯的平臺最后還是沒能堅持下來。因為匿名狀態(tài)下,逐漸出現了不少負能量的攻擊和低俗信息,而且用戶低齡化,久而久之自然難以為繼。

從匿名社交平臺的經歷可以看到,匿名環(huán)境本就容易滋生諸多問題。現代人平日忙碌,壓力很大,這樣的狀態(tài)在網絡中才能得以緩解,然而由于人性陰暗面的驅使,各種負面情緒很容易藉由匿名環(huán)境傾瀉而出,這就難免會侵害旁人。

于是騷擾、誹謗、網絡霸凌、色情擦邊球......各種問題屢屢出現,平臺與用戶的美好愿景對上人性陰暗面之時顯得格外無力。這些負面情緒似乎如同永無休止的輪回,會影響任何一個想要積極向上的匿名社交平臺,會把那些本來也抱著純潔目的或者只想找個心靈棲息地的用戶拉下水和勸退。

這就是導致匿名社交需求雖強勁,但產品卻難以在市場立足的根本原因。難道匿名社交產品就只能在這個輪回的漩渦里打轉,而找不到絲毫的生機與希望了嗎?

三、深耕細分市場,匿名社交還能“搶救”

然而即使有再多問題,人類對于匿名社交的愿望和需求也不曾止息。現實生活中,太多人頂著“人設”生活,每發(fā)一條朋友圈都要先仔細思量和斟酌,想著如何用光鮮華麗的網絡形象掩飾真實生活的兵荒馬亂和一地雞毛。

這種狀態(tài)持續(xù)得越久,匿名社交模式對用戶的吸引力就越大。 因為在匿名社交模式下,人們可以卸下枷鎖摘下面具,躲在“陰暗處”發(fā)出最真實的聲音,此時人們不必偽裝成理想的自我,不用對他人的評判思慮過多,這才是人類最放松最舒適的狀態(tài)。

基于這一訴求,匿名社交產品常常能在運營初期就爆發(fā)出巨大的生命力,在極短的時間內吸引大量用戶。即使現在有很多問題尚未解決,但是從匿名社交軟件“前赴后繼”這一點就可以感受到,匿名社交市場仍然有巨大的潛力可待發(fā)掘。

因此從業(yè)者要做的,或許并不是轉變方向或是干脆放棄匿名社交市場,而是在技術和監(jiān)管方面下功夫,利用技術手段把負面內容盡可能多地篩掉,給用戶提供一個健康的交流環(huán)境,同時加強監(jiān)管,讓匿名社交的平臺和社區(qū)更加純粹。

這樣看來,匿名社交產品并非毫無希望,只要加以努力仍能“搶救”。不過創(chuàng)業(yè)容易守成難,做匿名社交產品更是如此?;蛟S對于匿名社交而言,純凈的環(huán)境和接近初心的態(tài)度,才是保證平臺長久存在而非曇花一現的基本條件。文/東方亦落

申請創(chuàng)業(yè)報道,分享創(chuàng)業(yè)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chuàng)業(yè)新機遇!

相關標簽
匿名社交
社交平臺

相關文章

熱門排行

信息推薦